嘉祥20周年演讲——兴趣是个人成长的动力
文章目录
10月29日,我参加了嘉祥20周年的演讲。演讲邀请了5位校友回校。我讲演的主题是《兴趣是个人成长的动力》,以下是讲演稿,作为一个纪念。
大家好,我是贺思聪,是2003届的应届毕业生,今天我想分享的主题是兴趣是个人成长的动力
我读小学二年级时候,父亲给我买的一台学习机。这个学习机功能很强大,它能够插卡打游戏,也让我第一次接触到编程。 到了95年,上五年级的时候,我拥有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电脑。比起学习机,它能够提供更为强大的编程环境,使得我在编程路上越走越远,成为了我的主要的爱好。
在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学习,自己的爱好逐渐为了人生的主要部分,现在已经是一份满意的工作,在这过程中我也达成了一个个小小的成就。
读本科阶段,由于项目研发的需要,我深入研究了一款开源产品,但苦于没有中文资料,就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建了osgChina官网以及论坛,拉拢了国内近2万用户,沉淀了近5万篇帖子,至今也还是中国区最大的网站。
由于经常坐飞机,我对机票的价格波动产生了兴趣,想看看怎么能够省钱。于是我开始收集机票的历史价格数据,时至今日已经收集400亿条数据,并开发出名为爱飞狗的小程序,为近10万用户提供历史价格信息以方便选择购买机票的时机。
前几年,当共享单车在成都推广的时候,我发现只要下地铁晚5分钟单车就没有了,我想知道这些车去哪儿了?成都市有多少台共享单车?后来我采集了共享单车的位置数据并进行分析,回答了自己的问题。随后又对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的运营做出了分析,研究了各种爬虫技术,最终写成了一本《爬虫实战:从数据到产品》的书,去年荣获博文视点优秀作者奖励。
由于一直对数据分析、可视化等领域感兴趣,我带着自己的实践经验以专家身份参加了公司对外组织的高端分享会,肯定了我在数据方面投入。
这一切都来自于自己的对爱好的执著,不断的在工作和兴趣爱好之间寻找一种共生的关系,使得工作为兴趣奠定基础,兴趣助力工作成为前进的催化剂,两者共同为实现梦想加油。
谈到梦想。我想请大家想想小时候你们的梦想是什么?
我可能会听到:我要做一名宇航员探索太空,我要做一名科学家研究最高科技的东西,我要做一名数学家。
或许你现在已经完全想不起儿时的梦想了。但我想说的是儿时的梦想有可能来自于某些标准答案中的一两项,有些并不是你真正的梦想。
我想说的是,真正的梦想会来自于自己心底的声音,我要什么?我想做什么?我对什么感兴趣?什么能够持续的为我提供精神动力?
我来说说我小时候的梦想吧,大家别笑。
我还清晰的记得那个冬天坐在床上不想起床,梦想着有一天我能做一个自动开关窗帘的机器,就好了。
这个小小的梦想在现在已经有现成的产品可以购买了,而且自己也确实有能力能够做这样的装置了。
回到20年多年前,对于那个年纪的我来说,我只能追随自己的小梦想,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期望某天可以实现我的梦想。
时间过得很快,高考顺利的完成了,成绩并不是非常的理想。摆在我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选择一所好学校,但选择分数要求低一些的专业;选择一个计算机专业,但选择整体分数要求低一些的学校。
我最终选择的是前者,就像当初选择嘉祥一样,好学校的整体生源、校风会好很多,周围人的对个人的发展特别重要,能够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虽然机械专业比不上计算机专业,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专业不是单纯的学习机械,而是融合了机械、电子电路以及软件开发的一门综合的学科。我发现了更多有趣的领域,极大地拓展了我的知识版图。
我将仿真、算法、三维建模和机械知识融合到一起,开发了一套仿真系统,解决了弯管工艺中干涉的问题。在期间创建了osgChina论坛。
更具有挑战的是在研究生阶段承接了一个PCB钻铣床的重新开发工作,涉及到复杂的控制、算法、机电一体化、运维、软件工程等,几乎所有代码都由我自己编写完成,极大地锻炼了我的能力。
在这期间我也不停的学习、应用先进的软件工程的方法,为企业提供了更先进的软件交付体验。这些都为后来进入大厂做好了准备。
研究生毕业之前的日子都是难能可贵的。年轻可以可以有很多的想法可以去尝试,也有大量的时间去尝试失败。
毕业以后,大概有40年的时间都是在工作。我一直在努力尝试将自己的工作和爱好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认为一定要有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才能将工作做好。同时,工作也需要和生活达成一定的平衡。
在工作中,我认为要高效、聪明的工作,尽量避免无效的重复。
在历史上,工业革命用大量的机器代替了人工,信息革命中用软件技术和互联网加速了人们的连接,很多业务从线下走到了线上,互联网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自动化的服务,加速了整个世界的发展。可以说现在的世界是由软件定义的。
而我的优势在于掌握好了软件开发,能够在信息革命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高效的工作。
谈到努力工作,你可能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但这只是一个必要条件。如果是机械的重复同一样事情,那么十五年后,你也不会成为世界顶尖。
真正的一万小时定律,必须要加上了不断反馈的过程。在安于现状的舒适区中增加一些挑战自己能力的事情到达到学习区,再通过大量重复和刻意的练习达到熟练,再通过反馈不断修正让学习的内容,让后才处于下一个舒适区。有这样一个一个的循环,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技能。
工作的头两年,我在一个大型组织工作。大型组织能够带来更丰富的阅历,但晋升也更为困难,很容易成为一颗生锈的螺丝钉。有同事做了几年相同的业务,成为了该领域的专家,但后来没有及时的学习新的东西被惨遭淘汰。这就是在舒适区内待太久,在IT行业,没有铁饭碗。需要终生学习。
我后来选择了一家高端软件咨询公司的工作,在这个工作中我有更多的机会和挑战。我能和不同的行业、地区的客户共同工作。在身边总是有一群对技术卓越有追求的同事,一同完成颇具难度的项目。我们追求工作效率,极少加班,剩下充裕的时间,能够充分的陪伴家人、深入思考问题以及实现自己的想法。
在工作之余,我也没有闲着。我总是喜欢尝试各种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家里面目前有乐高有两万多颗,分类成了一件很耗时、重复的事情。我开始想办法应用机械和人工智能来进行分类,一路上学到了机械相关的知识、人工智能以及3D建模的知识。 我喜欢遥控赛车,但技术处于初级水平。我正在尝试制作一个黑匣子,用硬件记录下车的运动轨迹、加速度、速度、电池电量等的情况,然后结合数据分析,找出优化点。
没有人叫我去做这些事情,它来自于自发的、对生活、技术的热爱。
最后,我希望以爱因斯坦这句名言来结束今天的讲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
文章作者 贺思聪
上次更新 2020-10-29
许可协议 未经原作者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