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的时候,脑袋一热,买了一个3D打印机。当时没有了解清楚情况,误买了杭州铭展网络科技的MBot3D Cube打印机。以为是个MakerBot 3D的打印机。后来研究了一些时间,写了3D打印及技巧以及20天3D打印总结

打印机很贵,多年来一直备受老婆鄙视,一直说这玩意儿是买的最不值的东西。确实也是,因为好几年都基本在吃灰,总共打印时间也就200个小时左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 打印材料不好,机器没有热床,ABS无法打印,PLA打印的质量很差,稍微大型点的图形就翘边,打印失败率很高。
  • 材料容易断丝,还是PLA本身的问题。之前买过“三绿国维”、“天威”、甚至铭展原厂的耗材,都打印质量不好。
  • 机器的刚性不行,木质的结构晃动比较大。皮带松动,结构垂直度容易受到影响,导致打印的图形失真。比如打印的圆不是圆形。XY方向最为严重,买来不久就觉得是直线轴承出了问题,卡卡卡的响。后来自己动脑经调节了一下,但越调越乱,从上方看XY都不是垂直的。后来XY轴的塑料卡板久了出现了断裂,情形更加严重,直到最后卡皮带的卡板直接断掉。19年,厂商找了很久从库房里面找到了个塑料卡板,也算是进了ICU急救了。
  • XY出现波浪,即便打印速度降到50mm/s依然还是比较严重。
  • XY轴的丝杆似乎已经弯了,导致调平后,整个打印平面还是一个曲面,导致底板经常被烫伤。
  • 软件支持受限。15年的时候3D打印机的切片软件还不是很好,Cura这种开源的切片软件还很初级,原厂的切片软件用起来也很差劲。18年到19年,慢慢的用到了Simplify3D等切片软件,也慢慢的把新的Cura软件给配置好了,也总算能够用上新的切片软件。
  • 底板用的是蓝色美纹胶打印,经常会连着美纹胶一起拉起来。

19年喜欢上了RC遥控车,想做一些3D打印的部件,把打印机做了一些改造升级。比如加上了晶格玻璃、DIY了热床,更换了所有的轴承,加上了皮带的弹簧,线材选用了eSUN的PLA+材料,总算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丝杠等部件的硬伤,没有精力去弄了。经过这次维修以后,打印的质量勉强可以接受。最主要的提升在于PLA+材料,解决了断丝、PLA脆的问题。

DIY热床安装,买了个热板,一个明伟12V 20A的电源,一个数字温控

安装热板:

这种平台很容易粘住底层的打印线或者大型的模型而取不下来,可能是质量不行:

20年由于2月份宅在家,准备弄点遥控车的车壳。打印出来一份,学了一些打磨模型,但打印的效果很差,需要打磨很久,很浪费时间。左看右看各种打印机维修的视频,想到还是买一个新的打印机算了。想想买一个打印机又要好几千,这次没有之前那么冲动,各种看youtube视频,最后看到很多老外都在用创想三维的Ender系列的打印机,一看价格还比较便宜,非常的心动。

正在打印中:

成型,可见很多的震荡纹路:

成型:

打印车壳:

运动相机支架:

3月初,打印机搞活动(其实春节就在搞活动,只是物流受到了很大的影响),Ender 3只要1000出头,Ender 5也只要1669。Ender 5还有一个Ender 5 Pro系列,有更多的升级件,只不过价格到了2499,贵了很多。再回头看看老外的评测,Ender 3只要一些少许的改造,就可以打印的很好,Ender 5的结构更好。所以就买了Ender 5。

Ender 5需要自己组装,其实很简单,几颗螺丝装好,几根线插好就可以用了。

调平还是需要手动的调平。但比之前的打印机好的是Z轴零点的位置波动比较小,就不会每次都要去调平。以前的机器Z轴的零点偏差很大,每次都要调平,非常的麻烦。XY轴花了几块钱买了个T-Smoother,据说可以有效的改善移动时候产生的波动。测试几个块块打印出来确实不错。整个机器的滑动结构采用了铝材加上V形的导轮,默认打印速度80mm/s的情况下,移动起来声音非常小,大部分的声音来自于电机的声音。上到120mm/s的时候,在中间附近会有一些共振类似的声响。但比较小的模型来说80和120的差距不大。

最后打印了一个经典的测试,在这个价位上,整体非常满意,对比之前的打印机有了本质的提升。至于底板还暂时用的原装的底板,粘性还是不错,等过段时间用旧了以后换用晶格玻璃。